九游(中国)娱乐 - 官方网站

九游娱乐平台:深水海管鋪設有了智能衛士-九游娱乐

九游娱乐动态

九游娱乐平台:深水海管鋪設有了智能衛士

2025-07-17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近日,我國自主研發的國際首創深水海管鋪設智能監測裝備“海衛”系統順利完成海試。其高耐波無人船、自主遙控水下機器人(ARV)、光通信等多項關鍵技術性能指標均達到設計要求。這套“黑科技”裝備的誕生,標志著我國在深水海洋油氣裝備智能化、無人化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海底管道是海洋油氣資源開發的關鍵基礎設施,被稱為“海上能源生命線”。目前,我國已建成近1萬公裡的海底油氣管道網絡。隨著深海油氣開發持續推進,管道鋪設正向著更深的水域拓展。

  在深海管道鋪設過程中,管道與海床首次接觸的著泥點位置至關重要。這個接觸點的狀態直接影響管道的結構安全和使用壽命。“准確監測著泥點的位置和狀態,能夠為管道鋪設提供關鍵數據支持,確保施工質量和安全。”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油工程”)副總工程師何寧說。

  九游娱乐网站 九游娱乐官方网址

  傳統上,當作業水深超過200米時,需要動用多功能支持船搭載水下遙控機器人(ROV)進行監測。這種方式不僅存在船舶交叉作業的安全隱患,而且成本較高。雖然國際上已有深水海管智能監測技術的應用先例,但我國在這一領域仍處於空白狀態。

  相較現有的“無人船+水下遙控機器人/自主水下航行器”模式,海油工程創新性地提出了“無人船+ARV”的解決方案。這種新模式融合了自主性、靈活性和智能化特點,具有部署高效、人力需求低、適應性強等優勢,代表了未來深海作業的發展方向。

  為此,海油工程專門組建了“深水海管鋪設智能監測系統”科研項目組,聯合國內多家科研院所和企業,共同開展技術攻關工作,力求突破這一制約我國深海油氣開發的關鍵技術瓶頸。

  在遼闊的海面上,18米級的“守護者”無人船正劈波斬浪。作為國內首艘深水鋪管監控無人船,它創新集成了USBL高精度定位系統、中繼通信模塊和定制化絞車系統,為水下作業提供穩定的能源和控制信號,成為整個監測系統的“水面中樞”。

  而在海域水面之下,我國首個自主研發的自主遙控水下機器人“領航者”正以3節的抗流能力自如穿梭。這台1500米級自主遙控水下機器人不僅具備10天的超長續航能力,其搭載的高清攝像系統更能精准識別海管著泥點,並通過水下無線光通信技術,將實時監測數據無縫回傳至水面無人船,再傳輸至指揮中心。

  “這套‘海衛1.0’系統是我們歷時5年研發的成果。”海油工程項目負責人魏佳廣介紹道,“團隊相繼突破了水下光通信的核心技術瓶頸,成功研制出具備全向大功率發射、寬視場高靈敏度接收能力的深海光通信設備。設備可在強背景光下進行跨平台大容量數據高速穩定傳輸。”

  九游娱乐网站 九游娱乐官方网址

  在自主遙控水下機器人的研制過程中,科研人員創新實現了多約束條件下的總體設計。通過反復的耐高壓測試,確保關鍵部件能在1500米的深海環境下可靠工作。目前,該系統的海管著泥點識別正確率為95%,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在指揮中心,工程師們通過高度集成的綜合控制平台,可以實時監控無人船、自主遙控水下機器人和中繼器的運行狀態。這個融合了多源信息的智能平台,不僅實現了對深海作業設備的精准協同控制,更以其快速響應能力和出色的可視化界面,大幅提升了深海管道鋪設監測的智能化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海衛”系統採用的“無人船+ARV+中繼器+光通信”技術方案屬國際首創,成功實現了6項國內首次的技術突破。

  與傳統“多功能支持船+ROV”的作業模式相比,“海衛”系統在安全性、經濟性和作業效率等方面展現出全方位的技術優勢。

  在安全性方面,這套智能監測系統正在重新定義深海管道鋪設的安全標准。施工人員完全無需下水作業,徹底規避了傳統潛水作業的高風險﹔同時,水面無人船與水下ARV的協同配合,有效避免了傳統作業中常見的纜線纏繞隱患,為深海施工筑起了一道堅實的安全屏障。

  在作業效率方面,“海衛”系統也展現出智能化裝備的獨特魅力。當ARV在深海游弋時,其搭載的智能視覺系統能自動識別管道著泥點,通過深度學習算法實時計算坐標位置和管道彎曲度,監測精度達到厘米級。在復雜的海底地形中,ARV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深海偵察兵”,能自主規劃最優路徑,靈活避開障礙物,完成全自動監測任務。

  更令人驚喜的是,相比“多功能支持船+ROV”的傳統方式,“無人船+ARV”投用后日費率將大幅降低,減少了操作人員的數量,降低了經濟成本。

  展望未來,魏佳廣表示:“我們正在根據近岸聯調、海試數據及問題項,優化完善監測系統,不斷迭代產品功能,為下一步深化國產裝備工程化示范應用和持續拓展‘海衛’系統應用場景奠定扎實基礎。”

九游娱乐平台:深水海管鋪設有了智能衛士(图1)

  人民網北京7月14日電 (記者杜燕飛)據中國海油消息,我國首套國產化LNG(液化天然氣)冷能發電裝置日前在寧波“綠能港”累計發電突破1100萬度,相當於減排二氧化碳約6160噸,植樹約34.1萬棵。該項目設計年發電量約2300萬度,相當於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4萬噸,植樹造林78萬棵。…

  人民網北京7月14日電 (記者杜燕飛)作為我國產能規模最大的天然鈾產能基地,“國鈾一號”示范工程日前生產出第一桶鈾產品。該示范工程建成后,將為國家能源安全與核工業發展提供保障,也將提升我國天然鈾產業國際競爭力。…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版權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