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娱乐动态
九游娱乐:工业互联网思维导图
这是一篇关于工业互联网的思维导图。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通用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和应用模式。
价值创造活动:一、价值链和价值流,二、价值创造活动的分类,三、价值链与商业模式,四、战略导向下的价值创造活动。
公司战略规划分析思路:集团内部战略环境扫描:主要是分析集团价值创造的各个环节,包括集团战略、人力资源、财务(含财务指标分析)、技术研发、采购、生产、销售和物流等各个环节的现状与资源状况等。
共计401个主题数,节点都带有备注解析。1、基于资产资本表的利润表重构:股权价值增加表;2、股权价值增加表分析:营业收入分析;3、股权价值增加表分析:营业成本分析。
价值创造活动:一、价值链和价值流,二、价值创造活动的分类,三、价值链与商业模式,四、战略导向下的价值创造活动。
公司战略规划分析思路:集团内部战略环境扫描:主要是分析集团价值创造的各个环节,包括集团战略、人力资源、财务(含财务指标分析)、技术研发、采购、生产、销售和物流等各个环节的现状与资源状况等。
共计401个主题数,节点都带有备注解析。1、基于资产资本表的利润表重构:股权价值增加表;2、股权价值增加表分析:营业收入分析;3、股权价值增加表分析:营业成本分析。
1)定义:工业互联网是互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系统全方位深度融合所形成的产业和应用生态,是工业智能化发展的关键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其本质是以机器、原材料、控制系统、信息系统、产品及人之间的网络互联为基础,通过对工业数据的全面深度感知、实时传输交换、快速计算处理和高级建模分析,实现智能控制、运营优化和生产组织方式变革。
“互”是交互,从产品设计、到产品生产、再到产品运输直至产品进入终端消费者,每一个环节都存在信息的互动。
“联”是联络,将工业生产流程中的需求信息、设备信息、物流信息以及消费信息通过大数据联络起来,形成闭环的新兴形态。
A 智能化生产:实现从单个机器到产线、车间甚至整个工厂的智能决策和动态优化。
B 个性化定制:基于互联网获取单个用户个性化需求,通过灵活柔性组织设计、制造资源和生产流程,实现低成本大规模定制。
C 网络化协同:形成众包众创、协同设计、协同制造等新模式,有助于降低产品开发制造成本,缩短产品上市周期。
D 服务化转型:通过对产品运行的实时监控,提供远程维护、故障预测、性能优化等一系列服务,并反馈给产品设计,实现服务化转型。
3)意义:工业互联网以资产为核心,构建从设计、生产、运输到消费的产业云平台,并通过数据流的传递,提升了制造过程中的附加价值,平滑了制造业的微笑曲线,实现了设备-产品-消费者的闭环数据流系统。
A 从价值创造的角度来看,工业互联网可以带来产业效率的提升。根据GE预测,工业互联网有望影响全球46%(约32.3万亿美元)的经济。从国内来看,工业互联网占GDP近30%的制造业影响巨大,15-17年国内工业增加值保持在20万亿人民币智商。假设工业互联网的普及会带来1%的产业效率的提升,那么将产生2000多亿的产值增量,其市场效益非常显著。
2017年国务院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互联网+经济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大力扶持工业互联网行业的技术标准及产业。
A 到2025年,覆盖各地区、各行业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不断健全并规模化推广,基本形成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
B 到2035年,建成国际领先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和平台,工业互联网全面深度应用并在优势行业形成创新引领能力,重点领域实现国际领先;
C 到本世纪中叶,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能力、技术产业体系以及融合应用等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前列
地方政府积极扶持,工业互联网逐渐落地。江苏、浙江、山东以及广东等省份积极开展工业互联网项目,积极推动项目落地
浙江在工业互联网项目落地方面走在全国前列。2017年两会之后,浙江省发布的《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万企业上云”的行动计划。
2017年5月,浙江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发布《浙江省“企业上云”行动计划(2017年)》,计划全省新增上云企业10万家,培育国内领先的云平台服务商3-5家、行业云应用平台10个、云应用服务商100家,形成典型标杆应用案例100个。开展10项专项活动,按行业如工业企业、农业企业、服务业企业、科技企业、个体工商户开展上云活动。将企业上云工作列入省政府对各市政府目标责任考核,考核目标分解到各市。
1、通过工业互联网网络采集海量工业数据,并提供数据存储、管理、呈现、分析、建模及应用开发环境。
2、汇聚制造企业及第三方开发者,开发出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业务及创新性应用,以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1、工业互联网依托工业产业升级,市场规模和增速可观。2018年,中国第二产业36万亿人民币,占GDP的40.7%,工业互联网增效1%即是千亿市场。
2、2018年我国工业互联网结构细分来看,基础设施约占2000亿,通讯与平台在1300亿左右,软件与应用则是1500亿上下,工业安全是35.7亿。
3、基础设施可能是一个长期工程,平台型公司的发展增速不会那么大,工业安全未来一定会有更高速的增长,而软件与应用赛道目前正蓬勃发展。
1)技术层面:新技术日趋成熟,5G,AI,大数据,物联网,边缘计算等都已在许多应用场景当中看到,人工智能算法的提升,团队人才的积累,都为技术提供了很好的准备。
2)经济层面:中国经济从增量到存量是一个很大的变革。中国从原来纯粹的制造业到能够形成一个智慧工厂生态进行智能化的生产,整体产业升级以及效率提升迫在眉睫
3)市场层面:巨头企业主动变革。海尔,富士康,三一,BAT,他们都非常积极地在行业里面找到自己的方式方法做工业互联网相关的变革。中国工业互联网的优势:人才与市场。工业互联网有可能中国会处于更加领先的地位,我们没有看到国外特别大的对标公司。数据分析、智能化这个赛道大家都还在同一起跑线上。
其他: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制造国,具有工业规模优势,拥有全球最大,最全的工业门类。中国人才量是美国的10倍,有大量工程师和IT人才。中国市场巨大,消费升级,全链路体验。
1)普惠化:各类工业均有联网,都有进行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的潜能。其中,以自动化发展程度高的企业最为便利。有些行业数字化程度高,可以直接做智能化,有些行业数字化程度还没有那么高,在这里面会有数据采集、边缘计算、设备联网、设备预测性维护的创业公司机会。
2)集群化:产业集群会率先打造工业互联网的平台,利用逐渐积累的行业经验容易把这些相邻的行业打透。
4)智能化:数字化带来的智能化是大趋势,我们对数据的应用、分析,包括整个的挖掘、对行业的理解会越来越深刻。设备变得更加智能,数据挖掘变得更加高效,并且能够为我们的生产提供更好的决策,这是大趋势。
5)去边界化:不同类型的企业,包括互联网平台、制造企业,都在进行跨界融合。创业公司需要思考,对于巨头跨界融合的行动,我们的优势是什么?在行业里的定价策略、定位策略、产品策略、技术策略、领先优势,这些都是非常重要需要思考的问题。
6)产业链重组:以汽车行业为例,最早的时候,OEM是汽车行业里的绝对主导者,未来通过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等新的商业模式、新的技术、使得出行平台有了更大的话语权,到一定规模就有机会对OEM进行反向定制,使得主机厂逐渐失去产业链的主导地位。因此,产业链重组本质上市因为技术改变了原来的商业结构。创业公司如果做的足够好,然后行业联盟和生态做的足够好,你就有可能跑出来。传统公司如果转型做的足够快,对新技术的采纳做的足够好,也有可能在下一波的浪潮里面获得成功。
7)区域化:产业集群的地方,在工业互联网里面可能会率先的有应用。比如在珠三角,我们看到3C应用比较发达;比如苏州,光伏产业逐渐形成产业集群;武汉经开区,汽车行业非常聚集。
1)独立发展:独立发展的商业模式是每个创业公司都想找的一个痛点,把这个环节独立出来,为客户提供真正解决痛点的方案。在这个里面有三个关键词“增效、降本、节能”,这个是客户的绝对刚需,也是创业者真正遇到困难的地方。有时候痛点不够痛,有时候痛点解决的BD周期太长,难以规模化。
2)单产业链扩展:单产业链的应用场景可以打通多个环节,从而形成企业内的全链条应用。一些新兴产品和服务包括行业SaaS、工业数据变现、新商业模式pay per use。
3)全网覆盖:产业链应用为主,应用场景在打通设计、生产、服务等全链条基础上,可进行全局型智能化分析,可以形成产业链级/行业级的综合应用。比如C2M、端到端自动化、废物最小化、资源优化、行业平台类交易中心,这些都是工业互联网未来能够催生出来的新商业模式。
1)应用端扩展慢制约行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客户本质上是To B行业,要想说服客户接受你的方案,不管对创业者也好,还是对投资人也好,都需要有耐心。要深刻理解工业,要对工业有“敬畏”之心,如果我们对这件事认识不足的话,会吃很多亏。To B的体量可能更大,但它同时发展更慢,需求证伪更快,To B的发展要遵循整个行业发展的规律。
2)落地应用场景有限。工业的门类非常广,有重工业,轻工业,流程性行业,离散型行业,各种情况。你的产品和技术,整个发展路径是什么?未来2-3年的目标是什么?天花板是什么样?遇到天花板接下来5-10年的发展路径又是什么?这些都需要静下心来把优势想明白,把自己的战略搞清楚。
3)复合型人才,跨专业人才缺失。工业互联网的稀缺资源是跨学科的人才。一个复合型团队至少需要3个方面:A 在行业至少沉淀10-20年,对整个工业、行业、设备机理、工业运作方式要有非常深刻的理解。这个行业我们投的是“白发行业”,互联网行业、消费品行业我们可能会投20岁,30岁的人,但是在工业互联网领域,投40岁以上的人比较常见;B 懂编程、算法、人工智能。真正从人工智能角度、从算法的角度来看获取的数据,进行全局优化和决策。C 完备的BD团队。
1)形成真正的价值闭环。企业提供的产品、技术能真正解决客户核心痛点,解决了这些痛点的企业能够持续的从客户那里收到钱,这是一个价值的闭环。
2)形成技术闭环。技术闭环也可以成为产品闭环,刚才讲三方面人才,包括工业人才、算法人才、BD人才,工业和算法人才团队必须密切配合,形成一个产品化的解决方案。如果你能形成一个产品的闭环,有非常好的落地场景,能够迭代的产品,不断使算法更优,并且采集的数据更加准确、算法更加聪明,不断的提高效率。在这个基础上使产品能够做到模块化、使工程师能够在现场直接进行拖拽配置,提升他们的效率,这件事情就是产品的闭环。
3)商务闭环。企业要有自己的BD团队,要有自己的打法,要有自己的节奏和策略。这里面的人同时要懂技术,又要懂行业。
4)如果三个闭环都能形成,我们认为这家公司应该算是及格,但不是完美,要做到80分,还需要等待比较长的时间。在工业互联网里面,前面的一年、两年、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都会在行业里慢慢积累,积累刚才讲的三个闭环,在后面才有可能形成比较陡峭的指数级曲线,到最后才会有收获。
机遇与挑战并存是工业互联网在中国发展的真实写照,而且要深刻理解工业发展需要实打实的降本节能增效、提高生产效率。而作为投资人,去投工业互联网这个赛道,就应该天天蹲在车间里面,天天跑工厂,把真正有行业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找出来,并有耐心陪伴他们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