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娱乐动态
九游娱乐平台: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锚定“新质生产力”擘画工业强区新蓝图
在区域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如何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仲夏时节,位于扬州邗江区的扬州高新区、维扬经济开发区两大主阵地项目建设热潮涌动。塔吊林立、机械轰鸣的工地上,“进度条”不断刷新;企业车间内,生产线满负荷运转……一幅“时间过半、任务超半”的高质量发展画卷正徐徐展开。
近期邗江区以聚焦“新质生产力”,以“新”与“质”为核心,系统谋划,精准发力,将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新型工业化、实现制造业深度转型升级的关键抓手,并明确提出“工业开票五年翻一番、亩均税收年均提升至少10%”的硬核目标。
回望2024年,邗江工业经济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全区工业开票销售达1070亿元,增长12.5%,显著高于全市9.4%的平均水平,较2023年净增125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8.8%(市均7.7%),制造业增加值增幅以9.8%高居全市榜首。亿元工业企业总数攀升至160家,全年新增25家。
在“一链一策”精准培育下,“153”现代产业集群加速壮大,高端装备产业开票规模达486亿元,汽车零部件、微电子产业增幅分别高达20.3%和16.1%。面向未来,航空、新能源及储能、数字产业三大领域有序布局,开票规模实现倍增。
然而,辉煌的数据背后,隐忧亦存。受产能过剩、内需不足、同质化竞争等因素影响,全区工业百强中仍有47家企业开票负增长,盈利空间承压;土地要素制约突出,“秧等田”现象普遍;产业“集而不聚、聚而不融”问题明显,微电子、生物医药等战新产业体量偏小、层次不高。站在当前的时点,既要警惕错过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风口机遇,也要警惕一窝蜂地大干快上新质生产力,造成资源的错误配置、重复配置。
传统的粗放低效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资源要素的约束日益收紧。“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我们的产业和企业普遍‘缺新少质’。”结合实际情况,围绕“在现有基础上实现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这一目标,切实做到产业定位精准科学、发展路径切合实际、综合成果合乎效率,不以个别产业或明星企业富含新质生产力作为工作追求和工作显绩,而要着眼于工业经济各领域整体生产率水平的提高。
区域竞争、行业竞争、发展竞争日趋白热化。产品缺乏新技术新工艺赋能,产业缺乏新业态新模式支撑,组织管理缺乏新理念新效率。“低成本优势已不可持续,资源要素也无法支撑粗放增长。唯有牢牢抓住‘创新’与‘质优’这两个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才能筑牢防线,在未来的区域和行业竞争中赢得先机。”
邗江区工信局党委书记、局长张群表示,将紧扣围绕区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提出的“三突破三提升”目标要求,以加快建设制造强区行动为总抓手,强化工业“主引擎”,力争2025年工业开票总量突破1200亿元,工业投资不低于300亿元。
发展新质生产力,邗江拒绝“一窝蜂”。数据显示,1—5月邗江区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09个,完成全年目标的66.1%,其中两大园区贡献占比超70%。尤为亮眼的是,江苏唯一的中德(欧)世界隐形冠军专精特新产业园落户扬州高新区,该项目总投资50亿元,一期建成后将引进10—15家世界隐形冠军企业,打造中外产业合作新标杆。
排细排实投资项目,摸清全区已签约待开工、在建拟结转、新招引拟实施等项目情况,建立项目储备库。加强新项目摸排,做好备案项目跟踪,进一步拓展项目源,加强资源要素协调保障,及时解决困难问题。系统谋划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跃升,而非片面追求个别明星产业或企业。关键在于精准科学的产业定位与切合实际的发展路径。
立足区位特点、产业基础与人才资源,邗江对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实施差异化策略。传统产业重在“焕新”,通过科技赋能提升附加值;新兴产业聚焦“扩量”,选择可快速产业化的项目打响集群品牌;未来产业着眼“抢滩”,在航空、新能源及储能、数字产业等2~3条新赛道提前布局探索。
要旗帜鲜明地坚持“质态论英雄”、“亩均论英雄”,将工业用地产出效率作为核心标尺。项目准入机制严格把关,强化专业化联合审查,坚决将高污染、高能耗、高风险、低收益、低技术项目拒之门外。一套完善的综合评价与协同管理机制正在建立健全,旨在引导资源要素向优势领域和优质企业高效集聚。
同时,在新兴产业扩量提质上,推动微电子产业在新能源汽车芯片、SiC模块等蓝海领域发力,2025年规模目标250亿元;打造生物医药“总部研发+产业化基地”双模式,剑指百亿规模;依托南都、新霖飞等项目,在光伏储能领域聚链成群;抢占低空经济风口,打造百亿航空产业集群。
另外,加强与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市国金集团对接,定期推送工信领域优质项目。创新“基金招商”模式,严把“预评估”“投决会”关,确保项目“含新量”“含金量”。要做到优化项目推进机制,强化全生命周期服务和专班保障,确保每年新开工市级重大项目超30个,工业投资增幅保持15%以上。科学评价项目成效,紧盯设备投入占比和税收产出,适时“回头看”。
首先,树牢创新导向,大力推进“智改数转网联”。实施省级示范项目20个/年,新增省级智能工厂3个、工业互联网平台2个,争创国家级5G工厂1家,认定省首台(套)重大装备1个。推动绿色制造,创建省级以上绿色工厂2家,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3%。
其次,打造企业雁阵,支持江扬冲刺百亿,扬杰等龙头加速升级,利用规上企业产品目录在线系统,力促大中小企业协同、“产供销”配套。引导企业深耕细分赛道,力争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5家、国家“小巨人”2家,全区百强工业企业开票贡献率达73%。推动比亚迪、罗思韦尔等新增长点达标达效,大源、钮玮等新项目释放产能,两大园区工业体量占比超70%。
让新质生产力落地生根,离不开肥沃的土壤。资金上,对接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强化供需、产融对接,优化区级工信资金配置。人才上,视其为最活跃因素,强化政企互动,推送人才计划,开展新型产业培训。土地上,动真碰硬推进低效用地整治,释放土地价值。
坚守政府诚信,打造服务型政府。弘扬企业家精神,选树创新典型。推动各部门工作导向向鼓励创新创业聚焦,在激发新质生产力上同频共振。当好企业“娘家人”,坚持靠前服务、兜底服务,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机制,整合资源组织线上线下活动,精准推送政策,强化高频走访与问题即知即办。
开放创新深化,借助产业发展论坛、交易平台,帮助企业扩大互通互鉴。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引导金融资源支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邗江工业经济爬坡过坎、重塑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邗江区工信局张群表示,全局上下将以“远谋实干”的态度,紧扣“新”与“质”,全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在邗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塑造城市竞争新格局奠定坚实的工业根基。
从千亿级工业开票的雄厚基础出发,邗江区正以“实”字打底,“快”字提速,“优”字为标,“进”字争先,因地制宜探索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邗江路径。当创新驱动与产业升级在这片热土上深度融合,一个更具活力、更富韧性、更可持续的制造强区,正从宏伟蓝图加速照进现实,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刘元元)
新闻热线电话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广告招商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