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娱乐动态
九游娱乐平台:智能航运中国要素与路径研究报告(188页)
《智能航运中国:要素与路径》报告全面梳理了全球智能航运领域的发展成果,聚焦技术需求、人才培养及中国发展路径。
国际层面,国际海事组织(IMO)将海上自主水面船舶(MASS)的自主程度划分为4级,为行业提供了监管框架;欧盟通过MUNIN、AUTOSHIP等项目推动技术研发与应用,涉及自主航行系统、岸基控制中心等关键领域。主权国家中,挪威推出全球首艘全电力自主集装箱船“Yara Birkeland”号,韩国通过KASS项目加速自主航行技术商用化,日本MEGURI 2040项目开展多船型自主航行试验,验证了关键技术可行性。
中国在智能航运领域布局明确,出台《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智能航运发展指导意见》等政策,提出四阶段发展目标。重点项目成果显著,如“智飞”号智能集装箱船实现远程遥控与自主航行,珠海万山无人船测试场成为亚洲首个大型测试平台,“珠海云”号等智能船舶推动了技术验证。
行业组织中,各船级社对船舶自主水平有不同划分标准,劳氏船级社(LR)、法国船级社(BV)等从功能、操作等维度制定分级体系;One Sea联盟致力于构建自主海上生态系统,推动技术与标准协同。
传统航运要素包括船舶、货物、港口、环境、人员,智能航运在此基础上新增技术、装备、设施和模式等要素。技术上聚焦感知、决策、执行及通信安全;装备需实现系统集成,如自主航行、遥控靠离泊等系统;人才需求呈现多元化,需在船船员、远程操作中心(ROC)团队、岸基第三方服务团队协同,强调数字化、智能化技能。
报告建议,中国应深化对MASS概念的理解,加强政府规划与政策引导,促进技术、模式与监管协同创新,推动政产学研协同,推进设备标准化与成果推广,以知识图谱引导人才培养,助力智能航运高质量发展。